曾国藩名言

时间:2024-07-21 15:29:47
曾国藩名言

曾国藩名言

曾国藩名言1

第一篇君子之大过人处——修身篇

1.疑心生则计较多,而出纳吝矣;私心生则好恶偏,而轻重乖矣

2.天下之理,满则招损,亢则有悔

3.凡人无不可为圣贤,绝不系乎读书之多寡

4.无故而怨天,则天必不许;无故而尤人,则人必不服

5.学作圣贤,全由自己作主,不与天命相干涉

6.精神愈用则愈出,阳气愈提则愈盛

7.凶德致败者约有二端:日长傲,日多言

8.做人之道,大抵不外敬恕二字

9.少劳而老逸犹可,少甘而老苦则难矣

10.每日饭后走数千步,是养生家第一秘诀

11.欲去骄字,不轻非笑人;欲去惰字,不晏起

12.立身以不妄语为本

13.人生唯有常是第一美德

14.治心以广大二字为药,治身以不药二字为药

15.好汉打脱牙和血吞

16.自古圣贤豪杰、文人才士,其豁达光明大略相同

17.强字须从明字做出

18.君子大过人处,只在虚心而已

19.成大事半是天缘半是迁就

20.莫怕寒村,莫怕悭吝,莫贪大方,莫贪豪爽

21.富贵功名,皆人世浮荣,唯胸次浩大,真正受用

22.虚心实力勤苦谨慎八字,尽其在我而已

23.男儿自立,必须有倔强之气

24.养生以少恼怒为本

25.在自修处求强则可,在胜人处求强则不可

26.俯畏人言,仰畏天命,皆从磨炼后得来

27.清则易柔,惟志趣高坚,则可变柔为刚

28.君子之道,以知命为第一要务

29.慎独则心安,主敬则身强

30.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败

31.有德者畏疑谤之无因,而抑然自修,则谤亦日熄

第二篇 学问之道无穷——勤学篇

32.求业之精,别无他法,日专而已矣

33.凡从师必久而后可以获益

34.凡人必有师

35.人苟能自立志,则圣贤豪杰,何事不可为

36.学问之道无穷,而总以有恒为主

37.凡人望子孙为大官,余不愿为大官

38.凡人作一事,须全副精神注在此一事,首尾不懈

39.读书之法,看、读、写、作

40.买书不可不多,而看书不可不知所择

41.尔作时文,宜先讲词藻

42.心常用则活,不用则窒

43.下笔造句、落笔结体,以珠圆玉润四字为主

44.习大字,总以间架紧为主

45.吾不望代代得富贵,但愿代代有秀才 46.有气则有势,有识则有度,有情则有韵,有趣则有味

47.凡事皆有极困极难之时,打得通的,便是好汉

48.作文以思路宏开为必发之品

第三篇 求友匡己之不逮——交友篇

49.师友夹持,虽懦夫亦有立志

50.求友匡己,大益也;盗虚名,是大损也

51.求师不专,则受益也不入:求友不专,则博爱而不亲

52.君子处顺境,当以所余补人之不足

53.纵人以巧诈来,我仍以浑含应之,以诚愚应之

54.帮人则委屈从人,尚未必果能相合

55.不轻进人,即异日不轻退人之本;不妄亲人,即异日不妄疏人之本

56.天下无完全无间之人才,亦无完全无隙之交情

57.凡与人交际,当求其诚信之素孚;求其协助,当量其力量所能为

58.于有才无德者,当不没其长,而稍远其人

59.以方寸为严师,左右近习之人,畏清议

60.独享大名为折福之道,与人分名即受福之道

61.君子贵于自知,不必随众口附和

第四篇家道之所以可久——治家篇

62.兄弟和,虽穷氓小户必兴;兄弟不和,虽世家宦族必败

63.凡大员之家,无半宇涉公诞,乃为得体

64.兄弟之间,一言欺诈,终不可久

65.孝友之家,可绵延十代八代

66.半耕半读,以守先人之旧,慎无存半点官气

67.凡一家之中,勤敬二字能守得几分,未有不兴

68.仕宦之家,不蓄积银钱

69.祸福由天主之,善恶由人主之

70.勤者生动之气,俭者收敛之气

71.治家八字:书、蔬、鱼、猪、早、扫、考、宝

72.保养之法,在慎饮食节嗜欲,不在多服药

73.凡畏人,不敢妄议论者,谦谨者也;凡好讥评人短者,骄傲者也

74.三致祥:孝、勤、恕

75.盛时常作衰时想,上场当念下场时 76.凡事非气不举,非刚不济

77.商人断不肯甘言于前,刻薄于后

78.家门太盛,有福不可享尽

79.凡家道所以可久者,恃长远之家规,恃大众之维持

80.惟柔以制刚狠之气,惟诚以化顽梗之民

81.国之强,必须多得贤臣工:家之强,必须多出贤子弟

82.贫家儿女愈看得贱愈易长大,富户儿女愈看得娇愈难成器

第五篇 处位则可高可卑——为政篇

83.名者,造物所珍重爱惜,不轻以予人者

84.古之成大事者,规模远大与综理密微,缺一不可

85.根好株好而后枝叶有所托;柱好梁好而后椽瓦有所丽

86.治军总须脚踏实地,克勤小物,乃可日起而有功

87.人生适意之时,不可多得

88.行事则不激不随,处位则可高可卑

89.有操守而无官气,多条理而少大言

90.好名当好有实之名,无实则被人讥议,求荣反辱

91.说话不中事理、不担斤两者,其下必不服

92.用兵之道,全军为上,保城池次之

93.权位所在,一言之是非,即他人之荣辱予夺系焉

94.凡办大事,以识为主,以才为辅

95.积劳之人,非成名之人,成名之人,非享福之人

96.用人不率冗,存心不自满

97.天下事无所为而成者极少

98.患不能达,不患不能立;患不稳适,不患不峥嵘

99.居官若名清而实不清,尤为造物所怒

100.吏治不分皂白,使贤者寒心,不肖者无忌惮

曾国藩名言2

1、 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 天下古今之人才,皆以一傲字致败。 ——曾国藩

2、 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观 ……此处隐藏24287个字……

158、才觉私意起,便克去,此是大勇。

159、内断于心,自为主持。

160、兄弟和,虽穷氓小户必兴,兄弟不和,虽世家宦族必败。

161、素食则气不浊;独宿则神不浊;默坐则心不浊;读书则口不浊。

162、遇忧患横逆之来,当稍忍以待其定。

163、绮语背道,杂学乱性。

164、治世以大德,不以小惠。

165、君子但尽人事,不计天命,而天命即在人事之中。

166、霹雳手段,方先菩萨心肠。

167、一切皆暗暗安排,胸有成足。

168、凡家道所以持久者,不恃一时之官爵,而恃长远之家规,不恃一二人之骤发,而恃大众之维持。

169、古之成大事者,规模远大与综理密微,二者缺一不可。

170、盘根错节,可以验我之才;波流风靡,可以验我之操;艰难险阻,可以验我之思;震撼折衡,可以验我之力;含垢忍辱,可以验我之操。

171、古之人修身以避名,今之人饰己以要誉。所以古人临大节而不夺,今人见小利而易守。

172、古者英雄立事,必有基业。

173、责己厚而责人薄耳。

174、甘苦自得。

175、信算命,信风水,皆妄念所致。读书明理人以义命自安,便不信也。

176、凡办大事,以识为主,以才为辅;凡成大事,人谋居半,天意居半。

177、有恻隐之心者,必有羞恶。

178、才智英敏者,宜加浑厚学问。

179、百种弊病,皆从懒生。

180、不深思则不能造于道。不深思而得者,其得易失。

181、当至忙促时,要越加检点。当至急迫时,要越加饬守。当至快竟时,要越加谨慎。

182、观人之法,以有操守而无官气,多条理而少大言为主。

183、困心横虑,正是磨练英雄之时。

184、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败。

185、久利之事勿为,众争之地勿往。物极则反,害将及矣。

186、君子能扶人之危,周人之急,固是美事,能不自夸,则善矣。

187、听言当以理观。一闻在辄以为据,往往多失。

188、以才自足,以能自矜,则为小人所忌,亦为君子所薄。

189、家和则福自生。

190、男儿自立,必须有倔强之气。

191、甜酸苦竦宜尝遍,是非好恶总由人。出死入生宁不易,各宜努力去修身。

192、养得胸中一种恬静。

193、戒傲戒惰,保家之道也。

194、巧辩者与道多悖,拙讷者涉者必疏,宁疏于世,勿悖于道。

195、端庄厚重是贵相,谦卑含容是贵相;事有归著是富相,心存济物是富相。

196、人要为善,先要明善始得。

197、可以验我之思;震撼折衡,可以验我之力;含垢忍辱,可以验我之操。

198、人之处于患难,只有一个处置。尽人谋之后,却须泰然处之。

199、富贵家宜劝他宽,聪明人宜劝他厚。

200、另起炉灶,重开世界。

201、常常提其朝气为要。

202、眉宇间大有清气,志趣亦不庸鄙,将来或终有成就。

203、凡办大事,半由人力,半由天事。

204、未有根本不正,而枝叶发生,能自畅茂者也。

205、放开手,使开胆,不复瞻前顾后。

206、有其功,必有其效。

207、广其识则天下大。

208、凡人无不可为圣贤,绝不系乎读书之多寡。

209、居有恶邻,坐有损友,借以检点自慎,亦是进德之资。

210、人伦明,则礼乐兴。

211、姑息必成大忍(过),面誉必至背非。

212、凡将举事,必先平意清神,清神意平,物乃可正。

213、天下事未有不由艰苦中来,而可大可久者也。

214、既爱其才,宜略其小节。

215、责过太直,使人惭恨,在我便是一过。

216、忧时勿纵酒,怒时勿作札。

217、文人富贵,起居便带市井。富贵能诗,吐属便带寒酸。

218、越自尊大,越见器小。

219、大柔非柔,至刚无刚。

220、因循二事,误尽一生。鼓舞精神,方破此弊。

221、禁大言以务实。

222、惟正己可以化人,惟尽己可以服人。

223、前世所袭误者,可以自我更之;前世所未及者,可以自我创之。

224、今日所说之话,明日勿因小利害而变。

225、有理义以养其心,则虽老而神明不衰。苟为不然,则昏于豢养,败于戕贼,未老而志衰矣。励志之士,可不戒诸。

226、若日日誉人,人必不重我言矣。

227、带兵之道,用恩莫如用仁,用威莫如用礼。

228、举世惟一真字难得。

229、小仁者,大仁之贼。

230、人必诚,然后业可大可久。

231、古之成大事者,多自克勤小物而来。

232、不可轻率评讥古人。

233、乡间无朋友,实是第一恨事。

234、清高太过则伤仁,和顺太过则伤义,是以贵中道也。

235、能甘淡泊,便有几分真学问。

236、米已成饭,木已成舟,只好听之而已。

237、特患业之不精耳。

238、为人不可过于聪明。

239、君子之道,以知命为第一要务。

240、勤于邦,俭于家,言忠信,行笃敬。

241、凡有盛必有衰,不可不预为之计。

242、既有定识,又有定力。

243、驭将之道,最贵推诚,不贵权术。

244、遇诡诈人变幻百端,不可测度,吾一以至诚待之,彼术自穷。

245、好汉打脱牙,和血吞。

246、忠信廉洁,立身之本,非钓名之具也。

247、家庭三致详:“孝致祥,勤致详,恕致详”。

248、以举世皆可信者,终君子也。以举世皆可疑者,终小人也。

249、爵禄可以荣其身,而不可以荣其心。文章可以文其身,而不可以文其行。

250、悠悠疑忌之来,只堪付之一笑。

251、常沉静,则含蓄义理而应事有力。

252、各安共分而天下平矣。

253、诚无悔,恕无怨,和无仇,忍无辱。

254、荐贤不可示德,除奸不可示。

255、能食淡饭者方许尝异味,能溷市嚣者方许游名山,能受折磨者方许处功名。

256、吾常见夸己者,以要誉而受嗤也;吾常见媚人者,以求悦而招鄙也。夫士处世,无为可议,勿期人誉,无为可怨,勿期人悦。

257、守笃实,戒机巧,守强毅,戒刚愎。

258、尖酸语称快一时,当之者终身怨恨。

《曾国藩名言.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