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工实习报告

时间:2024-07-21 15:37:55
有关金工实习报告范文汇总8篇

有关金工实习报告范文汇总8篇

在经济发展迅速的今天,报告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报告具有双向沟通性的特点。我们应当如何写报告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金工实习报告8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金工实习报告 篇1

本学期第十周和第十二周是我们学院金工实习的时间。与枯燥无味的理论课相比较金工实习是与实际生产紧密相连的充满挑战性的课程。穿上军服,走下工厂,听见机器轰鸣,嗅着浓重的机油味,感觉脚下地面微微颤动,触着泛着铁锈的金属,感觉就象经历一场由头到脚的洗礼,书生气也越销越远。

金工第一天是车工。充满好奇的我们触摸着那泛者金属光泽的沉重的车床,想到坚硬的金属都在它面前曲腰,心里满是崇敬的感觉。可是一无所知的我们即使面对这台用途多样的机器却无从入手。直到经过指导老师一一介绍,我们才渐渐清楚一台车床的组成和各个部分所分担的作用:支承主轴用的主轴箱、通过搭配不同齿轮数的齿轮以获得不同进给量的挂轮箱、夹持车刀的刀架、改变主轴转速的变速箱。可是这只是基础,要车一件最简单的工件还要由对刀开始。对刀是使刀尖与车床主轴中心线等高。这一开始我就遇到了困难,因为我所用的车床的垫片很少,而且都很薄,别人用了三片垫片就能调好,我却把所有垫片用上了都还不够高,花了不少时间去找垫片。起步就比别人慢了许多,真让人有点气馁啊。我深深吸了一口气,挺了挺腰,重振了一下士气。接着就是粗磨,当中有因为车刀没夹稳而车坏了的情况,也有因计算错误多车了的失误。半天下来,仿佛所有可能存在的失误都发生在了我身上,可是就在不端的犯错误中得到了教训,从而也使自己比别人更加了解错误的来源和解决方法。虽然我比别人多走了一些弯路,可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呢。最后是精车,令人吃惊的是这可称庞大的机器车出来的工件居然可以精确到0.01毫米,以符合不同的工业要求。这也让我感受到了什么叫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然后是铣床。接触过了车床,对它的兄弟铣床我们很容易就上手了。原来每台机器基本都包含横向和纵向工作台,主轴等。耐心的师傅教我们如何换铣刀,如何通过在工件表面贴一片纸来对刀,如何通过轻敲来准确控制升降台。这些可都是宝贵的经验,是在我们的金工实习课本上所不能学习到的。工人师傅通过长年累月的实际操作,为我们总结了宝贵的经验。这就不难明白,为什么一个好的师傅带出的徒弟会更加出色。因为他比别人节省了总结经验的时间,从而站在了较高的起点。这就不难明白师徒之情为何如此的深,因为从来没有人会如此毫无保留地把毕生所学传给另一个人如师傅。可敬的工人师傅,工具粗糙了他们的双手,他们的双手却精细了工件。

接下来三天都是跟电脑打交道,现代科技越来越深入工业了。数控车床,数控铣床都是通过mastercan,powermil等软件的g功能定位、确定加工轨迹,m功能控制主轴转停,s功能选择转速,t功能对刀具进行选择。通过编程,再输入机器,模拟加工就能精确地车铣出各种形状(当然在一定范围内)的工件。回想前两天眯着眼睛测量,颤着双手一次又一次地精车,就不禁让人感谢现代科技给加工工业带来的高效率。

放完一个五一长假,在次回到了我们逐渐熟悉的工厂。

电火花加工又称放电加工,它的原理是基于工具和工件之间脉冲性火花放电时的电腐蚀现象来腐除多余的金属,以达到对工件的尺寸就、形状及表面质量预定的加工要求。我们从最开始的磨电极做起。在虎钳上通过锯、锉将一块铁条加工打磨成我们所需要的形状的电极就花了我们半天的时间。微弓着腰右手持锯刀,左手用手指定位,向前时用力并向下压,轻提回拉,让我们出现了自己是一名工人的错觉。接着的启动电源——校正工具——安装工件——调整工作液面——选择电规准——加工对我们来说是小菜一碟了,可见前面一个多礼拜的学习没有白费,说着一股名叫骄傲的暖流流遍全身。

化学加

工是在另外隔开的小房子里进行的。走进去,两排桌子上全摆着一个个箱子,另外一张桌子上用一个个饭盒盛放着各种颜色的有机染料。多简陋的一个加工工厂啊,每一个来到的人都不禁发出这样的感叹。可就是这样一个“素面朝天”的地方可以加工出让人惊叹的工艺品。可以说就是化学加工将工业与平面艺术结合了起来!通过几十分钟的学习,我们初步了解了加工的步骤:首先在一片铝片边上剪出一天向上敲的小钩用于阳极氧化时悬挂;接着我们用naoh脱脂两分钟;用冷水清洗后再用hno3清洗;用冷水清洗后将其挂于通电的h4so3溶液内进行阳极氧化,在表面形成一层绝缘、耐腐蚀、硬度高的氧化膜;等待40分钟后将铝片夹起用冷水漂洗;接着将起浸没在自己喜爱的颜色的有机染料里,染到适当的深度;冷水清洗;用吹风吹干后放入融蜡里,在其表面形成一层薄膜;取出,将自己选好图画描在上面,再用竹签调走描出的轨迹里的蜡,用扫子扫干净;再在naoh溶液里浸泡20分钟;取出,洗净,用吹风吹走上面的蜡。一件工艺品就初见雏形了,还要经过打磨才能算是成品。每一步都是必不可少的,温度、电压、电流都要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少了任何一步或不符任何一个条件就有可能出现花纹,粉末,染色不均等情况。所以必须一丝不苟地操作。到最后拿起灌注着自己精神和心思的作品时的那种感觉不言而喻。这让我联想到父母倾注自己血汗和希望的子女时所有的神态。

锻压冲压除去了机器辅助说白了就是抡铁锤了。这完全是力气活,没有power就没有加工可言,从古代就有打铁铺了,可见它由来已久。见过其他组干活时都是男生在抡锤女生在旁边看。可是没有亲身体验过就不能真正地体会到当中的。所以我决定不当袖手旁观的小女生。拿起重重的铁锤,感受每一下锤下的震动,听见乒乒乓乓的打铁声,感觉着电炉里涌出的热浪,心里也是炽热的,因为想到打铁工人们顶着夏日的高温还在这样的电炉旁不停地干着重体力活,得到的却是低微的报酬。工人是应该得到关注和帮助的群体。

铸造是至今我觉得最耗体力的活了。在一间铁皮房里面堆放着灰黑色的型砂,两边是一个个工具箱。听师傅讲,这一堆砂在这里的时间比他的年纪还大,就是这堆砂养育了华工一代又一代的人,望着这堆不平凡的型砂,顿时百感交集。工具箱除了放工具外,还是工作时的小板凳。这许许多多的工具每一件都有其实在用处。

是啊,工具之于工人无异于笔墨于文人。

困难再一次光顾了我。位子一下子坐满了,只有我一个人在上一个台阶的地方干活,不但旁边对面都没有同学可以借鉴,而且型砂堆在在对面,每次都要把型砂从那边铲到这边才行,本来力气就不大,再加上这等体力活,不一会就面红耳赤,气喘吁吁了。遇到困难的时候不能奢望别人的帮忙,最终可以帮助你的只有你自己。当时我的脑海里就浮现着这句话。所以我默默地干着。后来师傅很善意地指导我,心里实在是感激,否则很可能我不能及时完成了(我用的模筐要比别人的大一号)。铸造模具的要求很高,而且工具的用法挺巧的,只有熟悉了工具的用法,了解它们各自的“习性”,它们才能为你所用。不奇 ……此处隐藏16716个字……通过两天的练习,我们小组的八个成员都很顺利的做出了一个零件,精度基本上都达到了要求,老师还自己亲手做了几个小作品作为奖品,奖给那些前几位的同学,这极大的提高了同学们的学习热情。

经过这两周的金工实习工程训练,我很明显地感觉到工程训练是一门和其他课程不太一样的课程。工程训练和其他一般的理论性课程

最大的不同是,它没有系统的理论、定理和公式,除了一些基本原则以外,大都是一些具体的生产经验和工艺知识,需要我们在自己动手的工程中体会和总结得到;我们主要的学习课堂也不再是教室,而是各种实验室;主要的学习对象也不是书本,而是具体的生产过程;我们在工程训练中获得的知识也不再是那么抽象和不可触摸,而是具体的生动的实际的一些东西。

“纸上得来总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古人的话自然是有些道理的,而现在我对这句话也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工程训练为我们打开了另一扇通往知识殿堂的大门,同时也让我们领略到了另一种不同于以往的学习的乐趣!

工程训练为我们打开了另一扇通往知识殿堂的大门,同时也让我们领略到了另一种不同于以往的学习的乐趣!

“纸上得来总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古人的话自然是有些道理的,而现在我对这句话也有了进一步的理解! 短短的2个星期时间,我们在实习中充实地度过了,我们学习的知识虽然不是很多,但 通过这次让我们明白了我们需要实际学习掌握的技能还很多、很多。如果我们不经常参加这方 面的实习,我们这些大学生将来恐怕只能是赵括“纸上谈兵”。社会需要人才,社会需要的是 有能力的人才。我们新世纪的大学只有多参加实践,才能保证在未来的社会竞争中有自己的位 置。真的多谢金工实习,我还想再有一次。

金工实习报告 篇8

是苦是乐?是喜是忧?是有趣还是无聊?个中滋味,只有金工实习过的同学才能体味出来。 数控车床 与普通车床相比,同是车床,数控车床的优势是不言而喻的!数控车床是数字程序控制车床的简称,它集通用性好的万能型车床、加工精度高的精密型车床和加工效率高的专用型车床的特点于一身,是国内使用量最大、覆盖面最广的一种数控车床。

数控机床主要通过数控装置和伺服系统来实现数码操控——它们就好象车床的大脑和双手,是数控车床区别于普通车床的最大特点。可能因为自己是读计算机的缘故,所以我对数控车床通过编程来控制车床加工感到特别的亲切,上手特别的快。之前担心的耐性和准确性问题消失得无影无踪:只要有严密准确的思维,输入正确的程序,车床就会执行相应的操作,完全不用担心人为的差错,而且数控车床还可以加工轮廓形状特别复杂或难于控制尺寸的回转体零件——如果是通过普通车床来应付它们的话,普通车床将会显得那么的无力。

由此,我不禁联想到,现代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我们大学生的肩上更有着不可推卸的重责!科技,将为我们带来日新月异的变化!

1.锻工

锻工,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打铁。第一次打铁就要把一块8厘米长的方形铁条打成4厘米长的铁块,而且要保持有棱有角,可真辛苦。当拿起重重的铁锤,狠狠的往铁上面敲的时候,便会想起《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真的很有那种意境啊!当铁的温度间在电炉中上升到800到1300摄氏度的时候,铁会变得通红,这时便真的应该“趁热打铁”,不然等铁变成暗红的时候,即使力气花得多大,铁也不见得有什么变形了,那就是白费力气了。

在开始的时候我们用的力气比较大,总觉得自己力大无穷,但在铁块渐渐扁下去的同时,我们的手也慢慢觉得酸痛,不得不停了下来。这时,老师过来给我们做了特别指导。原来,当铁饼接近要求的厚度时,用力便要小一些,并且在整个过程中要注意铁锤的锤面要与铁块的正上面平行,这们打出来的铁才会正,另外有一点就是要在打造的过程中要不时把铁块摆平打。打铁力大心细,特别要注意不被烫伤。当工件在水中冷却而冒起热气时,我们的肩膀和手腕已经酸得不得了,整个人好象散架了一样。老师开玩笑道:“你们大学生就应该多参加这种锻炼锻炼你们的体魄和精神。”我们看着自己做出来的工件,够方够正的,心里不禁暗暗赞同老师的话:我们要锻炼我们的体魄,将来成为支撑祖国建设的一根韧钢!

2.钳工

钳工工厂设备较为简单,因为多数都是人工体力劳动。在这一天内,为了让我们熟悉钳工基本的工作操作以及锻炼我们的动手能力与意志,我们要做一枚 m12的螺母。从剧断铁柱到锉磨平行平面,从打孔到拧螺纹,件件不是轻松的活。单看老师演示时,我们都已经目瞪口呆,可能吗?莫非要上演铁杵磨成针的现代版? 由于时间关系,老师也没多说什么,就是介绍了一下台虎钳,锉刀和锯的使用方法,然后就叫我们用铁棒为材料加工一个m12的六角螺母,要把螺母的上下两面用锉刀挫平,还要挫出六个侧面,当然还要钻孔,最后还要倒六个30度的角。

听完我的心里就咯噔了一下,这要做多久才可以把一段铁棒加工成螺母啊!首先是把铁棒的一面挫平,把坑坑洼洼的表面挫平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要掌握正确的方法才行,关键就是要使锉刀的运动保持水平,这要靠在挫削过程中逐渐调整两手的压力才能达到。在挫削的过程中,还要要不时的用角尺来检验是否已经挫平。挫好了一个端面,接下来更艰苦工作就是锯铁了。

要用手锯锯下10mm的一段铁,同样,要有一定的方法,用右手握柄左手扶弓,推力和压力的大小主要由右手掌握,注意左手的压力不要太大,站立的姿势是身体正前方与台虎钳中心线成大约45度角,右脚与台虎钳中心线成75度角,左脚与台虎钳中心线成30度角。用正确的方法才能既省力又提高效率。锯完后,接着挫另一个端面,两面都比较平的时候就可以加工螺母的六个侧面了,工具同样是锉刀。干了三个多小时,总算把六个面马马虎虎的加工出来了,由于时间关系,不能接着钻孔了,就这样把我们的“作业”交上去了。

其实一开始,老师就告诉我们今天来实习的目的一个是练手艺,因为钳工主要就是靠手工加工 下一页,另一个就是体验生活。虽然下午干的的确比较辛苦,但心里面还是挺充实的!焊接是通过加热或加压(或两者并用),并且用(或不用)填充材料,使焊体形成原子间结合的一种加工方法。

听了老师的介绍,我才知道目前60%-70%的金属出厂后还要经过焊接(再加工)才能使用。由此可见焊接在工业生产中应用之广泛。焊接方法种类很多,而我们要学习的仅仅是熔化焊中使用最广泛的两种——电焊和气焊焊。

电焊可谓是金工实习的所有工种中最惊险最刺激的一项。光是焊接时的高温就足以使人恐惧不已。幸好有防护面罩、手套和脚套的保护,我们才不那么怕。我想只要按照操作要求去做,肯定就不会出现问题的。

首先在一块旧铁板上练习电焊。基本动作要领我们都知道,但操作起来手却不听使唤。一开始,不是引弧时不能引燃,就是运条时速度控制得不好,焊痕断断续续,连我们自己都觉得太难看。这样的作品怎能拿得出手呢?但我们并不因此就气馁,而是继续练习。我们三个人配合默契,几个回合练习下来,技艺有了明显的提高。

我们正练得起劲,老师布置了一道作业——将两根铁棒焊起来。我看了看评分标准,不禁咋舌:按照刚才练的效果来看,我只能达到b的水平。但这丝毫不影响我的信心。

《有关金工实习报告范文汇总8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